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大精神启示我们,“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机构编制部门不仅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扎实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更要努力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上探索新路径,在优化职能提高效能上拿出新举措,在统筹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上寻求新突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贡献机构编制力量。
一、守政治站位的“正”,创体制机制的“新”。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守政治站位的“正”,关键是突出政治引领,始终坚持党管机构编制,把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始终的主线,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正确方向,在根本方向和道路上守正。创体制机制的“新”,就是在不偏离“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领导”这个正确方向的前提下,紧扣中心大局、发展所需,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审慎设置党政机构,深入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了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深化事业单位、行政执法体制、金融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出题,改革答卷,作为机构编制工作者,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市之大计”,打出机构编制工作的“组合拳”,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仗”,稳妥有序做好改革创新工作,通过创新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推动各项事业沿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断巩固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
二、守法律法规的“正”,创职能配置的“新”。“三定”规定是明确部门职能定位、规范部门权力运行、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的党内法规,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的出台,规定了一系列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要求,标志着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守法律法规的“正”,启示我们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开展工作,这是底线,也是红线。创职能配置的“新”,就是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把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从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方面着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党的二十大提出关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治理、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探索进一步优化整合职能,统筹谋划好机构职能体系建设,建立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同时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厘清部门职责边界,推动部门科学高效履职尽责,构建权责一致、边界清晰、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
三、守严控总量的“正”,创编制管理的“新”。严控编制总量是抓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地方和部门均不得突破核定的编制总量。守严控总量的“正”,就是要严守规定,严控编制总量,不违规核定编制,不违规设置编制种类。创编制管理的“新”,就是在严控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盘活编制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部门职责调整变化情况,在中省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动态增减,更好服务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作出重要指示,启示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改革求变,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要求,创新管理方式,加大统筹力度,妥善处理严控编制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好,解决形势任务发展中存在的编制供需矛盾。要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加强编制资源配置的整体性谋划,对职能弱化、工作任务不足的机构,及时收回编制,将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基层一线倾斜,保障重点和急需。要坚持改革创新,结合重大改革推进编制资源科学配置,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使用力度,更加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编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作者系市委编办党群科科长 邱敏)
主办单位:中共广元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四川省广元市人民路北段12号 邮政编码:628000 电话:0839-3301831
蜀ICP备2021011610号-1
川公网备案号:510800020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