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和稀缺资源。近年来,广元市委编办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及公益事业发展需要,在事业编制收回、调整、使用等方面统筹谋划、同步发力,不断盘活编制存量,推动编制资源精准配置,进一步提升了事业编制使用效益。
一、坚持“三结合”收编,着力盘活编制存量。一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收编。围绕行政类及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根据行政职责划转及行编增加情况,等额收回事业编制;撤销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推动其转企改制。两项改革共收回事业编制400余名。二是结合重点领域职能转变收编。将城区3个公园、5个广场日常运营管理职责交由国有企业承担,撤销其相关管理机构,除绿化、照明等公益职责划转部分事业编制外,其余编制全部收回。三是结合事业机构布局优化收编。整合教育技术装备所、电教馆等规模较小、职责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撤销停撤企业管理处、社会治理干部培训等职能萎缩的事业单位,并相应精简收回事业编制。
二、致力“三途径”调编,优化配置编制资源。一是同一系统内部调编。支持行业大块、用编大户主管部门根据职责任务增减变化、人岗匹配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统筹调配所属事业单位编制及人员,盘活沉淀闲置资源,先后解决了应急管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等部门新增职责任务及阶段性工作所需力量。二是跨行业跨系统调编。针对部门之间“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供需矛盾,采取跨行业跨系统调剂的方式,从交通、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划转事业编制,保障了民营经济、口岸物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单位所需编制。三是跨层级跨区域调编。在教育领域编制动态调整中,破除编制“一核定终身”,根据城镇化进程及生源流向,累计统筹1600余名编制重点向人口集中居住区、交通便利的中心镇和主城区集中;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从市本级统筹654名事业编制用于支持保障县区学前教育,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社会民生等领域倾斜。
三、创新“三模式”用编,持续提升编制效益。一是创新人员总量管理。采取“事业编制+员额”方式,满足了职业教育、公立医院、应急救援等部门编制需求,累计核定员额4000余名,用于补充所需专业技术力量。二是建立编制周转池。在市级事业编制总量内建立200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专门用于市属已无空编的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充分发挥编制的引才、留才、聚才保障作用。三是推行岗编适度分离。采取编制分别核定,人员统筹使用的方式,在教育、卫生等领域实施“县管校聘”“县聘乡用”,创新推动“教育集团”、“小微联盟”、“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高层次人才下沉基层,有效解决基层教育卫生结构性缺编问题。
主办单位:中共广元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四川省广元市人民路北段12号 邮政编码:628000 电话:0839-3301831
蜀ICP备2021011610号-1
川公网备案号:51080002000218